21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区域北部大气扩散条件略有好转,中南部空气质量改善有限,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可能维持中至重度污染。
采取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公开信息、严肃责任追究等内容。据介绍,下一步,甘肃省环保督察办公室将开展清单化调度,紧盯各市州督察整改工作情况,及时督办,加强通报,对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调查问责结果适时组织公开,对督察整改不力的地方和突出环境问题将组织督察督办,确保督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甘肃省环保督察组对金昌、嘉峪关、天水、武威、平凉、甘南等6市(州)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并完成督察反馈后,6市(州)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分别在本市主要媒体上公开督察整改方案。6市(州)整改方案共计确定173项整改任务,其中金昌市44项、嘉峪关市23项、天水市25项、武威市18项、平凉市34项、甘南州29项。整改方案还进一步细化明确整改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逐项厘清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施整改销号,基本做到了可检查、可考核、可问责。整改方案中包含坚决完成整改任务、系统破解环境难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完善长效体制机制等总体整改目标据介绍,下一步,甘肃省环保督察办公室将开展清单化调度,紧盯各市州督察整改工作情况,及时督办,加强通报,对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调查问责结果适时组织公开,对督察整改不力的地方和突出环境问题将组织督察督办,确保督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采取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公开信息、严肃责任追究等内容。整改方案中包含坚决完成整改任务、系统破解环境难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完善长效体制机制等总体整改目标。环保是一个受政策性影响较强的产业。
星湖科技、亚星化学、国中水务、ST辉丰、中色股份、联化科技等20家公司被罚超过百万元。在2018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透露,财政部将配合司法部加快推进PPP条例出台,规范PPP发展的相关意见即将下发,并指出明确10%红线绝对不能打破的同时,强调依法合规的10%支出红线以内的PPP支出责任并不属于隐性债务。2018年迎来债务兑付高峰,部分企业融资失败,造成违约事件。欧普照明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市的绿色照明工程项目已经领先国内其他城市,政府在一些指导项目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力度很大。
与此同时,PPP政策开始回暖。上述人士分析认为,预计2019年上半年,稳增长、宽信用的政策仍将持续,这有利于环保企业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
环保市场刚性需求增长迅猛近年来,全国范围持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催生巨量的环保刚性需求。个别企业过于激进,短债长投、资金错配,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他看来,全年业绩主要看现金流能否稳健。
近年来,环保企业在建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不断增大,资金投入相应增加,多数企业依靠负债规模持续扩张。12月19日,光大水务宣布取得南京浦口珠江污水处理厂中水厂二期项目,涉及投资约人民币2亿元。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将会突破16万亿元,其中水务水环境治理占50%,固废综合处置占31%,土壤修复占比19%。经过2-3年的格局重塑,未来行业格局将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等的完善,环保产业已经步入强监管时代。山西一家环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近5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靠运营和咨询,近2000万元靠工程项目。
2018年对环保企业而言,是忧喜参半。从5月开始,陆续有多家民营企业发布公告,通过引入国企或政府资金作为战略投资人或出让控股权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近日,在北京市一个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推广交流会上,多位企业人士表示,北京市绿色照明工程带动了市场需求,一些龙头照明企业的订单数量稳定增长。下一步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重视并解决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2018年以来,在政策催化与市场需求带动下,环保产业整体势头发展迅猛。Wind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发生102起环保违规问题,仅是环保部门的处罚已经累计6262.09万元。新生的环保需求令相关企业获益匪浅。据市场机构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的环保投资合计4.17万亿。
业内预测,国资入股后,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国资背景的差异会产生分化,同时双方的融合需要时间。他还认为,依法常态环境监管是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表示,2017年我国环保产业增速是17%左右,2018年环保工程、设备公司的增幅也达到15%到30%的水平。业内分析认为,未来随着融资环境的改善,各路资本陆续进入环保市场,环保企业业绩也将有望整体回暖。
环保企业喜忧参半在政策红利释放和行业从严监管的综合影响下,环保企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截至当前,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6.62万件,罚没款金额为135.97亿元。
并且,意见还强调依法合规的PPP财政支出责任必须要纳入预算。环境产业中出现问题的大部分是上市企业,这些上市公司负债率普遍高企。钱晓东进一步表示,《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势必大力推动土壤修复行业的强劲发展,为公司环境修复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的项目虽大,但工程结束拿不到钱的风险很大,本着求稳的原则也不敢接。
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各地2018年1-11月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据统计,目前各地政府、券商、险资等成立或拟成立的纾困专项基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
吴舜泽认为,2018年环保企业正处于去杠杆的阵痛时期必须要去杠杆和金融强监管进行纠偏。
2018年以来,在政策催化与市场需求带动下,环保产业整体势头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各地政府、券商、险资等成立或拟成立的纾困专项基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光大绿色环保行政总裁钱晓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2018年5月取得第一个环境修复项目以来,公司环境修复市场拓展势头良好,目前项目已有9个,环境修复中心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业务发展呈快速上升态势。2018年迎来债务兑付高峰,部分企业融资失败,造成违约事件。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欧普照明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市的绿色照明工程项目已经领先国内其他城市,政府在一些指导项目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力度很大。
业内预测,国资入股后,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国资背景的差异会产生分化,同时双方的融合需要时间。有的项目虽大,但工程结束拿不到钱的风险很大,本着求稳的原则也不敢接。
下一步将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重视并解决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与此同时,PPP政策开始回暖。
吴舜泽认为,2018年环保企业正处于去杠杆的阵痛时期。近日,在北京市一个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推广交流会上,多位企业人士表示,北京市绿色照明工程带动了市场需求,一些龙头照明企业的订单数量稳定增长。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